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辅导 > 正文

你了解“高敏感人群”吗?

                          【发布日期:2024-11-20】

有这样一群人。

当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早起,他们前一天晚上会彻夜难眠;明明不是特别煽情的桥段,他们却很轻易地就掉下眼泪;别人一个表情或眼神,会琢磨很久,别人是不是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比起一群人吵吵闹闹,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独处.....

他们是不是太敏感了,这算不算一种心理疾病?

这当然不算心理疾病。只是这类群体可能属于“高敏感人群”。


什么是“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人格是指对外界微弱刺激做出较强情绪反应的人格。这种人格通常具有比常人更多的观察力、敏感度和情感充实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察觉到更多的信息。高敏感者往往在处理大脑中的信息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并且更容易受到负面刺激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 Elain Aron 曾用DOES模型来解释高敏感特质DEPTH OF PROCESSING。

D:depth of processing 深度加工,对信息过度加工,以至于思绪过多。

O:overstimulation 过度刺激,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产生强烈的反应。

E: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pathy 情绪反应性(描述个体对情绪刺激的反应程度)和同理心,容易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为此受到影响。

S:sensing the subtle 对细微事物的感知,对诸如光线、微小的声音等都能清晰感知到。

这种更敏感的神经系统不仅与遗传有关,近期发表在《Mol.Psychiatry》 (中文译名影响因子)上的研究指出,高敏感的特质也受到环境影响。


“高敏感”也许是你的超能力!?

1.容易感同身受。高敏感体质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他人,共情能力比较强,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善良、真诚与体贴的特质。

2.既深沉又活跃。高敏感的人喜欢深度思考和投入情绪去感知外界事物,所以常常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在关键场合会迸发自己现象不到的能力。

3.喜欢独处。高敏感的人大多不喜欢人多热闹的场合,独处也是懂得自我关爱的一个表现,而不是虚弱、离群、不懂交际。

4.喜欢深入交往。高敏感的人对友谊的要求比较高,倾向与他人进行更深入、更有意义的联系和交往,而不是“ 点赞之交”。


高敏感人群对内源和外源刺激高度敏感,特别容易被情绪淹没,有着更强大的洞察力与共情能力。这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优势,但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高敏感人群要学会接纳自我,释放压力。


叮咚!高敏感人群自救指南一份


1.勇敢表达,拒绝内耗。如果某一件事情让你感觉到不适,就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和想法,不要独自承受,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

2.设定边界,不当“垃圾桶”。学会去避开那些向你倒“ 情绪垃圾”的人。爱助人虽是好事情,但也要疼爱自己,避免负能量过多的打击。“感情超载”时,学会取消安排和计划,让自己静一静。

3.冥想静心,专注自身。有太多消极能量的时候,冥想能帮我们把心静下来。可以尝试晨坐、内观、绘画、听花草虫鸣 ..... 感受内心的温暖还有宁静,远离情感的纠缠。


我们都要认识到,“高敏感”不是异类的代名词,它不是什么缺陷,你可以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体验,拥有更为丰富的内在世界。

真羡慕你,有这样的超能力!


初审:范梵灵

复审:袁世方

终审:陈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