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辅导 > 正文

向阳而生,向光前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日期:2025-01-23】

作为社会的翘楚与未来的希望,大学生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人注目。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状态,它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功能与潜能。它包括情绪稳定性、积极心态、自我认知、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心理健康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幸福感、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感到快乐和满足,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此外,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


在社会层面上,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更有可能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健康也有助于减少社会问题,例如犯罪、暴力、和家庭问题等。


关于“心理咨询”你了解多少?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进行的方式

1.建立安全可信任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协商关系是有效协商的前提。

2.问题的定义和分析咨询师通过倾听和理解来访者的问题和困惑,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否超出服务范围。

3.目标设定和方案制定在问题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确定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的方案和方法。

4.实施与评估在方案和方法确定后,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实施方案,通过不断地沟通和反馈。

5.结束与巩固在咨询的结束阶段,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总结和回顾咨询的过程和成果。


心理咨询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保密原则

3.时间限定原则

4.感情限定原则

5.价值中立原则

6.自愿原则


心理咨询的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心理咨询能够协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障碍和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提升生活幸福感和生命质量。


对于社会而言,心理咨询能够减少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疾病,缓解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


“精神内耗”的原因

1.“灾难化思考”,当你遇到一个小问题,会自动“脑补”出最坏的结果。

2.过度刺激,当我们一直沉浸在游戏、短视频中,多巴胺便会分泌过多,不利于集中精力。

3.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潜意识里喜欢和别人比较。


影响“精神内耗”最重要的性格因素

1.完美主义倾向,轻微强迫症。

2.不自信,畏手畏脚。

3.压力大,不懂怎么缓解压力。

4.高敏感、想太多,却不敢表达。


解脱“精神内耗”的小思路

1.降低心理预期,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2.找出压力的根源,养成乐观的心态,合理释放压力。

3.学会接纳自己,停止自我攻击。

4.如果自己的心理状况已经影响到发展,一定要及时向心理专业人士求助。


如何来改变大学生厌学的心理呢?


社会环境方面

1.创设关心、重视高等教育的大环境。

2.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


学校方面

1.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2.改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方面

1.家长首先要树立家庭教育终生性的观念。

2.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生方面

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看相关专业书籍、参加本专业的讨论等形式来培养专业兴趣。另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观专业对口的工厂、企业、研究所、学校等,真切体会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热爱专业,产生学习动力,认真学习。


在当今社会,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愈发显现。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应对社会压力,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初审:范梵灵

复审:袁世方

终审:陈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