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风建设 > 榜样先锋 > 正文

【国家奖学金】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药学院何阮滢

                          【发布日期:2025-07-01】

个人简介

何阮滢,女,中共党员,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药学专业2021级学生,在校期间担任药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员、校逸仙班宣传委员、第六期“青马班”宣传委员、广播台执行台长等学生干部职位。综合测评排名第二,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届(第九届、第十届)荣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优秀奖,并获2023年广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二等奖;此外,还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以及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和麻涌电商协会奖学金。

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万番琢磨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

“山不辞土,固能成其高;海不辞水,固能成其深”。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在何阮滢同学的自我认知中,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太聪明甚至有点笨拙的人。她也曾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满意的回报。“如果没有天赋,那就不断重复”。抱着这样的想法,因此她没有放弃自己学习与前进的步伐。求学过程虽然可能略显枯燥无味,但她依旧会怀揣百分百的热情去完成,因为她始终相信,所有的积累都是算数的,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何阮滢同学也表示,人生路上免不得有困难,她自身在来到大学之后也面临过不少难题。但她表示,遇到困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切勿轻易气馁。毕竟,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发奋图强作栋梁,当以峥嵘自少年

如果缺少破土而出并与风雪拼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何阮滢同学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永不停歇方能走得更远。屠呦呦专注青蒿素研究几十年,锲而不舍,最终为全球疟疾治疗做出卓越贡献。“行而不辍,履践致远”,何阮滢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坚信正是他们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铸就了祖国医药事业的进步。因而大学期间,何阮滢同学积极报名学校的各类比赛活动,积累自己的竞赛经验;积极参与各类汇报演讲,提升自己的口才;积极投身不同科研项目,拓宽自己的思维。本科期间共参与大创、攀登计划等4项科研项目,参与撰写5篇论文。何阮滢同学希望自身能如同屠呦呦等优秀科研工作者一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让“青春之花”在祖国科技创新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何阮滢在第二十三届广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答辩过程


百折不回永向前,一颗红心永流传

炎黄崛起新邦梦,众志成城勇向前。严以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是何阮滢同学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所一直秉持的素养。自提交入党申请书来,何阮滢同学时刻规范自身,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努力奋进,始终把党的精神系谱用作自己奋斗动力。现如今,经过三年的努力,何阮滢同学已经正式称为一名中共党员并在药学院学生党支部担任学生组织员。身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何阮滢同学自知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服务团体,日常生活中,她会积极对自己展开自我批评与自我检讨。与此同时,何阮滢同学还参与了“诵读红色经典,传承伟大精神”的主题朗诵比赛以及“微党课”演讲比赛等。

何阮滢参加第六届“微党课”比赛


弘扬志愿精神,谱写志愿篇章

心存大爱图奉献,愿以无私付人生。何阮滢同学除日常学习外,最喜欢奔走在各类志愿服务一线。美化校园活动志愿活动、协助派出所流掉志愿活动、协助四六级考试考务志愿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几乎只要是她空闲的时间,总能在志愿大军中看到她的身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何阮滢同学在参加了两年暑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后最深刻的体悟。何阮滢同学表示,最令她难忘的,某过于来自于一位学生的关爱。在短暂的十天中,何阮滢同学是她的老师,也是她的姐姐。也正因为这位学生的关爱与喜欢,何阮滢同学才毅然决然在第二年“三下乡”时再次来到南澳岛云澳中学,与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再续前一年的约定。也是通过这位学生,何阮滢同学才知晓,虽然他们受限于环境,无法接受十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却依旧渴望教育与知识。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他们也渴望成为如我们一般的大学生。“而我们来此一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告诉他们外面世界的美好,大学生活的美好,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成为更好的人,岂不是一大乐事?”何阮滢同学在回到广州后这样感慨道。帮助他人,悦纳自己,青春的意义当是奋斗与奉献。


何阮滢同学给云澳中学的学生上课




图文来源: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何阮滢

初审:曾子盈

复审:张石兰

终审:陈丽